第195章 读书会覆灭-《香江七十载》
            
            
            
                
    第(1/3)页
    二十字流言究竟是谁说出来的,现在早已经无人知晓,也没有人愿意去追根究底。
    若是没有事情继续发生,这些流言应该也就慢慢过去了。
    大家岁月静好。
    但读书会的那群理想主义者,是显然静不下来的。
    1951年的11月21日,九龙东头村发生了一场大火灾,焚烧房屋五百多家,造成一万多人无家可归,一时间火光冲天,灾民们哀鸿遍野。
    至今一个多月过去了,但港府的善后救灾工作,却一直做得拖拖拉拉。
    物质保障基本没有,药品针剂少得可怜,甚至于连灾后的治安管理,都根本没有做到位。
    后来英国人弗兰克?维尔市在其所著的《香江史》里写到:“殖民地当局对待难民的态度,类似于火车站职员对待旅客的态度,就像车站当局一样,港英政府的任务是照看自己人,而不是对来去匆匆的过客广施恩惠。”
    就这样,这些一贫如洗的灾民们,在绝望中继续挣扎。
    见此无奈之场景,大陆方决定派慰问团携带物质入港慰问,结果这个慰问团只走到萝湖口岸,便被英方给拦了下来。
    于是一月三号这天,香江的左派工会们,便发起了一场声援大罢工!
    读书会自然也在其中。
    然后……
    罢工便被港英政府直接开枪,在付出了生命的代价后,给血腥镇压了。
    自此,香江一度人人自危。
    一月九号晚上,十日凌晨的三四点钟,杨秋搂着翘家的刘靓华睡得正熟,忽然被一阵急促的电话铃声吵醒了。
    睡得正香的刘靓华自然是不会起床的,半眯着眼拿脚不耐烦地轻踢了杨秋两下,杨秋只好懵懵懂懂地爬了起来,摸索着走到客厅拿起了电话筒。
    “喂?”
    “杨秋?!”
    “我是杨秋,你是?——”杨秋还没有睡醒,迷糊着揉了一把眼睛。
    只感觉电话那头愣了一下,才接着答道:“我是张善昆,我有急事跟你说。”
    “什么?”杨秋睡意随即清醒了一半,挑了挑眉有些奇怪地道。
    “刚刚司马汶森,舒适,刘穹,还有着五六个人,都被差佬上门直接抓走了。”
    杨秋愕然一惊,下意思问道:“什么时候的事?”
    “一个小时前。”
    “为什么抓他们?”
    “暂时、暂时理由还不清楚。”
    张善昆虽然说得吞吞吐吐,但只要一提到司马汶森,杨秋便下意思的感觉,应该和读书会脱不了关系。
    这个司马汶森是谁?
    其是中国的著名作家,小说、剧本、散文、话剧是粘手即来。
    也是一位老红色谠员。
    当然!
    现在的司马汶森,还有着两个不一般的身份,一是长城的实际控制人,二便是读书会的创办者。
    至于舒适,前文提到过一嘴,也是一位演员,但也是读书会的中坚人物之一。
    而后的刘穹,便不用介绍了。
    第(1/3)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