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三章 莫敌(九)-《天纵莫敌》


    第(2/3)页

    果然,正如莫敌所料,南线日军的进攻,持续了不到一个星期,日军就占领了长兴。170师172师打得狼狈逃窜,还折了一员少将夏国璋。

    看着溃败的队伍从面前退往广德,莫敌从塔山村去到泗安,见到了张光玮。

    张光玮告诉他,这于这次战役,第7军的准备可谓相当的充分,虽然是一场阻击战,已经当成了一场大型战役来安排,结果发现,自己的战力与日军相比,实在是差得太多。算到了日军的军力素养,也估计到日军的大炮,却没有估计到日军的坦克和飞机。

    在张光玮的诉说中,莫敌清楚了全部经过。

    19日,第7军副军长徐启明回到吴兴,全权指挥作战,在程树芬、张光玮、罗活、夏国璋的策划下,第七军在南浔、升山、吴兴县城、以及吴兴侧后方的李家巷,分别设置了四道防线,分别由夏国璋守南浔,罗活守升山,张光玮守吴兴,程树芬守李家巷。兵马全部到位,就等敌人来攻。

    11月20日拂晓,第18师团对南浔的进攻开始了。

    首先出现的并不是日军士兵,而是飞机、重炮和坦克,成吨的*雨点一样砸到第7军阵地上。弹片呼啸,烟柱冲天,整个防线犹如一片火海。一个月前170师接手胡宗南第1军李文部的阵地时,对手已经与李文拼杀多时,重炮炮弹早已消耗一空,因此他们没有品尝到钢铁的真正威力。这次的敌手是刚在金山卫登陆的部队,枪弹充足,士气正足,加上上海各大机场已经落入日军手里,不仅龙华虹桥机场全部使用,王滨公大等小机场也全部军用,日军陆军航空兵部队在上海有了落脚之地,因此,重炮和空军成了日军进攻的主角。

    170师还从未遇见过如此强横、疯狂的敌人,掩体轰坍了,战壕炸烂了,仅凭着血肉之躯死死的钉在南浔。双方激战至黄昏。伤亡严重,170师转入南浔镇区,以夜战、巷战继续与敌周旋,一夜火拼,民房尽毁,不得已后撤升山,转入二线。

    22日,日军用更密集的炮火进攻升山,飞机在低空穿梭扫射、俯冲投弹,*掀起的浓烟遮天蔽日。升山, 一个相对高度不到40米的小丘,完全抵挡日军的坦克。坦克顺公路下来,直接碾向山腰,甚至冲到前沿阵地开炮。

    升山之战,是170师举全师之力进行的一次战斗,他们誓死坚守阵地,“寸土不让,尺地必争”!纵使被炸得埋进壕沟,纵使被炸得血肉模糊折臂断腿,只要还有一口气,他们就会挺起刚毅的身子,就要咬牙爬起来,端起枪,朝鬼子射击。上有飞机,远有大炮,近有坦克,还有蝼蚁般的日军……全师毫不畏惧,死战不退。副师长夏国璋少将不幸被日机空袭击中,饮恨阵亡。当天17时,升山失守,战线转移到第3道防线。

    第3道防线的主阵地就构筑在吴兴城下,这座史称“丝绸之府”的江南古城,清晰地嗅到了一天比一天迫近的血雨腥风。172师副师长站在吴兴城头,手里还拿着莫敌给他的电报,他知道,这回自己成了之前所说的消耗品。

    他的部队以新兵为主,唯一可以倚仗的,就是这座并不高大的城头,他不知道如果莫敌在这里会怎么打,也许莫敌并不会踞城而守,也许这条四通八达的水道才是莫敌真正杀敌的工具,然而,在强大力量的敌人面前,莫敌的这些做法是否还有作用!

    还没有等他想明白,战斗已经展开。

    24日破晓,日军集中30多架轰炸机,配合地面部队,对 172师在吴兴城区北侧的外围阵地发起猛攻。飞机、坦克、重炮轮番轰炸,随即,步兵潮水一般压来。阵地反复争夺,几度易手,多处工事,皆成废墟。人员损失惨重。510旅旅长漆道徵请求增援,得到的只是徐启明的一句话:无兵可援!1043团团长韦健生在炮火中捐躯。
    第(2/3)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