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八章 游干 (三十)-《天纵莫敌》


    第(3/3)页

    “我之前在桂林的时候,与当地的商户关系很好,但是我们只是停留在互相利用,利益交换这一层次。在皖南的时候,张云逸将军也跟我们讲起过,要与当地群众搞好关系,只有把自己的利益与当地群众的利益结为一体,才能真正得到群众的认可,我们才会在战后活得下去。今天,这鱼水的比喻,简直太精辟了!”莫敌一边走,一边跟刘敬之说。

    刘敬之摇摇头,说:“说得容易,做起来就难了,我一边听一边想,我们即使与当地民众搞了关系,我们也只会停留在与当地士绅的关系上,而不会越过士绅与民众直接打交道,一来我们不会,二来我们这些人都是士绅出身,不知道怎么去跟民众勾通。”

    梁采林笑着说:“你以为就你是士绅出身,人家叶剑英将军可是梅州的大户出身,还去过南洋,又在云南讲武堂读书,他尚且能放下架子与民众交往,你我这些小乡绅又算得了什么!还是意识问题,看不起民众,不了解民众,不愿与民众站在一起,又如何勾通。”

    大家一致认可,却也一致认为,这是先天性的问题,没有办法解决。

    消息传到教育长汤恩伯耳朵里,哀叹着说: 过去我们为什么老打不过他们呢?因为他们同群众是鱼水关系。

    虽有鱼死网破之说,更有水淹七军之事,水能浮舟,也能覆舟。

    叶剑英的鱼水学说如同长了翅膀一样,很快的传遍了各个角落,在傍晚的时候,莫敌收到电报员送来的电报,明光的徐平来电,说军统让他们来南岳旁听,到底来不来,想听听莫敌的意见。原来,戴笠听说叶剑英等在南岳讲课,很想把中共打游击的一套办法学过来,便设法派军统下属到南岳听课,由于人数太多,被军委会否决,戴笠仍然把临澧特别班的两个副大队长派训练班当任普通工作人员,目的还是为了听课偷师。

    凌晨5时,起床号响起,南岳群峰还笼罩在晨曦中,游干班的教官便与学员们一道或奔赴操场,或行军在崎岖的山路上。衡山火车站、师古桥畔、茶恩寺旁……每周的游击战术实习,无论山地或平原,到处活跃着游干班教官与学员们的身影。由中共教员教授的实地演习让学员们有了全新的体验,袭击战斗、伏击战斗、骚扰战斗、自卫退却、防御警戒、侦察搜索等科目,让学员们对游击有了全新的认识。

      


    第(3/3)页